成果编制是土壤普查的核心环节,也是决定普查质量的最后环节。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广东认真落实全国土壤普查办工作要求,全面加力提速推进土壤普查成果编制工作股票配资去哪里找客户,全力打好土壤普查收官之战。截止目前,广东省已基本完成基础资料数据收集整理和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成果编制,初步完成过半的县级土壤类型图编制,为全面形成高质量普查成果迈出了坚实一步。
强化基础保障
明确成果编制“任务书”
数据的深度、广度、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普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我们把基础数据资料整理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方位、全流程严格把好数据审核关,对内业数据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广东省土壤普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广东已收集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多部门基础资料,完成了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数据审核并整理形成数据集。同时,还完成了全部123个县(市、区)土壤二普类型图内业和野外校核、二普和三普土壤分类系统名称转换,初步完成超过70个县(市、区)的土壤类型图编制,为普查成果编制奠定基础。
成果编制是项专业性极强、技术要求高的工作。为此,广东注重发挥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撑作用,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选取实力过硬的单位参与成果编制工作。 “目前,我省成果编制任务由高校、科研院所承挑大梁,并落实当地农技人员深度参与。”广东省土壤普查办工作人员介绍。
为确保土壤普查任务的圆满收官,广东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土壤普查列入重点工作事项,加强资金支持,大力推进工作任务落实,为土壤普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为保障全省普查成果的编制质量和统一性,省土壤普查办统筹承担了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土壤类型图、土壤属性图、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土壤酸化图编制等,并明确各省级成果编制单位负责对市县对应成果的编制进行培训、指导和审核把关。
组织“两会一训”
绘好成果编制“路线图”
据了解,为全面加力提速成果编制工作,省土壤普查办及时组织召开省级成果编制启动会,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逐项成果调度编制进展和意见建议,讨论优化成果编制流程和技术要求,协调解决问题困难,明确下一步工作计划,确保不同类型、不同专题成果间信息共享、协同配合、有序推进。
据了解,为把好质控关,2025年以来,广东省土壤普查办分别在1月和2月两次组织国家及省的权威专家组成质控团队,采取报告审阅、会议研讨等方式对全省阶段性普查成果进行全方位“把脉会诊”,形成质控意见建议交成果编制单位整改完善,确保“问题不跨阶段、质量不留隐患”。
同时,广东省土壤普查办还大力开展土壤普查成果编制培训。2024年10月以来,多次组织市县农业农村部门有关管理人员、成果编制单位参加培训,邀请国家和省土壤普查专家系统讲解国家政策要求、技术规范、工作要点等内容,全面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为全省高质高效完成好普查成果编制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加强数据管理
丰富成果编制“工具箱”
土壤普查数据管理是确保普查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核心环节,为让普查成果更好地为“藏粮于地”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广东在推进土壤普查工作时,全方位加强土壤普查数据管理,努力丰富成果编制“工具箱”。
一是建设省级平台数据库,包括文件数据库、业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三部分,实现全流程、全对象、全用户的数字化管理全覆盖,满足省级平台的开发数据处理、综合支撑APP、调查数据管理、普查成果综合应用和质量控制等5个主题应用的数据支撑。
二是开发成果数据质检工具,编写了省、市、县三级成果数据入库规范,初步完成成果数据省级质检工具和入库管理工具开发,利用高州试点成果、广州市试点初步成果、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成果进行质检并完善,着力从成果数据生产、汇交、验收、入库和应用全链条进行数据约束和质量把控。
三是严格落实数据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安全管理要求》、《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作业室管理规定》等制度规定,明确各级土壤普查办主要负责人为土壤普查数据安全责任人,多次组织开展数据安全管理宣传和培训,签订责任书,做到省、市、县各级土壤普查机构全覆盖,外业、内业、成果编制、质控单位全覆盖,确保所有数据管理和处理过程都符合相关数据安全管理要求。
作者:章四平
来源:南方农村报股票配资去哪里找客户